想不到可以從戰棋中體驗聯宋滅金或聯蒙滅金的歷史事件,戰棋《成吉思汗》是以一方蒙古草原勢力大戰其他各國/民族的反蒙勢力。
中文版的《成吉思汗》其實是Khan: The Rise of the Mongol Empire, A.D. 1206-1295 的翻譯版,今次我們玩第一劇本,四個回合,一方是剛從草原興起的鐵木真,另一方是入主中原的女真金國,遊戲設置上,趙氏宋室聯蒙滅金,而金國就與維吾爾人是盟友共抗蒙古人。
擔任蒙古人的我,深切體現蒙古軍隊的逆天強大,本身部隊戰力大,有9,加強將領如雲,成吉思汗、朮赤等將領可以令戰力增長到3倍。假設我派成吉思汗配置兩支部隊,戰鬥力就是(9+9)x3=54,而其他勢力的戰力普遍最高得6,所以經常都可以用三比一、四比一的戰力去侵凌鄰國,尤其是勝負目標的金國,至於趙宋,兵力普遍是3,偶有6,大抵只能做到陳兵淮河長江,牽4一部分金兵再專挑兵力薄弱的城市乘虛而入,遊戲中我體現到趙宋從襄陽出發北伐金人的創舉。
起始蒙古的戰略目標不太多選擇,一是西進統一草原,力挑實力強橫的塔塔兒部,不過征服塔塔兒並未有資源獎勵,也可以攻打叫衛吾的維吾爾人、契丹人的西遼,免去後患,不過增加的資源也不多,所以對肥得漏油的金國虎視眈眈是另一個戰略方向,只要大軍壓境,女真人便不能南侵,盟友趙宋才有機會喘息甚至北伐夾擊。
蒙古的戰略自然使金國拉攏西夏、西遼、塔塔兒等草原部落/國家牽制蒙古,所以我只派蒙古三支隊伍征伐,其中一支攻打眼前威脅西夏,另外兩支侵攻金國,留下一支大隊留守和林,第一回合便攻陷金國的燕京和開封。
每名玩家每回合可因應佔領多少城市換取多少資源點,可以買卡牌、徵兵、做額外補給等等。這一局基本雙方資源都多到用不完。為了體現蒙古人劫掠城市的特點,特意說明如果城市未被軍隊駐守是得不到資源,同時在非草原的地區佔領城市,資源會減半,蒙古兵少但精良,要分散精兵駐守各城不利侵攻,所以蒙古玩家大可燒城劫掠,城被毀後不會產出資源也不計分,擁有方需要花資源重建,所以都算是損人利己策略。 我也曾在西夏燒城,打擊金國玩家,不過打擊程度是九牛一毛,對手輕鬆以用不完的資源重建城市。
遊戲最核心的一部分是外交環節,是最致命的,足以毀掉整個遊戲,雙方擲一粒骰確認外交點數,然後可以花外交點數將地圖上所有中立的國家接攏為盟友,例如我專挑強國結盟,拉攏了德里蘇丹國和神聖羅馬帝國,加上宋國,我的盟友一下子供應我超過50點資源,花也花不完的財富,我的對手也拉攏當時強國花刺子模輔以西遼、西夏等,資源也是用不完。另一方面,假如我已將眼中釘西夏、西遼等殺至片甲不留,地圖上沒有敵人,也不代表成功征服了這些國家,還要從外交上拉過來做盟友,他們才不會與我為敵。然則外交決定了整個遊戲一切,就算西夏已經磨拳擦掌,養精蓄銳打算在下回合跟蒙古血拼,我只要在回合初期的外交階段將西夏變為中立國,對手便不能指揮這些黨項人與蒙古人開戰了。因此擲骰決定外交點數成為遊戲關鍵,如果幾個回合的外交擲骰都比對手差,可能會陷入困局,此時惟有多買卡牌,部分卡牌可以用錢處理外交,叫做雪中送炭。
以蒙古人西征的戰棋其實不多,另一款是Scourge of God – The Campaigns of the Mongolians, 1206-1259 從地圖看,感覺像是弄雙胞胎,玩法也類似,一方是蒙古人,一方是反蒙古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