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
Second Battle of ChangSha 簡短戰報
由World at War 戰棋雜誌附送的戰棋 Second Battle of ChangSha 是指1941年國民黨在湖南長沙抵抗日軍進攻,遊戲有三個劇本,除了第二次長沙會戰,還可體驗第三次長沙會戰。1941年底的第三次長沙會戰,日軍目標是牽制國軍,令其不能援救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,因為日本的魔爪已伸到這個東方港口了...
第二次和第三次長沙會戰其實差不多,只是經過第二次的激戰,幾個月後發生的第三次會戰,雙方都未及完全補充兵源,日軍的部隊大概少了五六個步兵營,國軍也有部隊是以戰損面參戰。日軍的目標簡單,完全佔領長沙兩個回合,國軍也很簡單,日軍做不到便贏。
地圖是由北到南看,長沙在底部,左邊是長江,右邊是大片山脈,偶有小路連接小城市,中間一片空白地相對平坦,由北到南有三條江河,分別是新牆河、汨羅江和撈刀河,國軍司令薛岳就是在這三條河佈防,逐層逐層成為守衞長沙的三道防綫,再配以他的「天爐戰法」,打算誘敵深入,直抵長沙,然後三道防綫詐敗的國軍合攏,切斷日軍補給和後路。知道歷史的你,若成為日軍司令阿南惟几,會否中計﹖
起始大堆日軍在岳陽以南挺進,新牆河的國軍薄弱得不顯眼,反而在東邊大雲山有大隊人馬恭候。古語有云「居高臨下,士氣高漲」,日軍司令不敢冒進,小心翼翼地以人多欺人少,人強馬壯加上山地炮火支援,以6:1 、5:1等戰力懸殊情況下,打算逐個擊破大雲山國軍。
其實日軍知道要全剿大雲山國軍根本費時失事,但求打開缺口,讓後續部隊登山,抵銷守軍在山上的防守優勢。同時削弱國軍數目,對敵人使出「天爐戰法」的成功率也減少一分。
遊戲雖然規則不算簡單,國軍和日軍在激活部隊、補給路徑等都有差別。日軍就在開始不久,激活部隊上玩錯了,經協商後,日軍用一至兩個回合整合部隊,務求使各有番號的日軍都能在自己指揮部指揮範圍內,在這裏提一提,日軍指揮部的指揮範圍是3格,國民黨就有4格,自是國軍佔優和靈活。
國軍將領見日軍不急進,反在清剿部分大雲山守軍,為免損兵折將,下令守軍有秩序往南撤退,保留實力。日軍邊重整軍勢邊追擊,但未有很大衝突,仍維持要有絕對大優勢才進攻的方針,因為日軍也想保留實力,迎接遲些出場的一大堆國民黨援軍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